期刊简介

               本刊为解剖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细胞学等方面的论著,刊登研究简报、国内外形态学最新进展、教学经验交流、变异畸形病例等。读者对象为相关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及临床医师。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3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85/R

邮发代号: 4-38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6.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解剖学杂志
  • 杂志名称: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33
  • 国内刊号:31-128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解剖学杂志介绍

               本刊为解剖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细胞学等方面的论著,刊登研究简报、国内外形态学最新进展、教学经验交流、变异畸形病例等。读者对象为相关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及临床医师。                

本刊栏目设置
论著、教学研究、变异畸形、问题讨论、综述、简讯、专题报道·课程思政、专家论坛·纪念中国解剖学会成立一百周年、技术方法、专家论坛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解剖学杂志投稿须知

解剖学杂志社征稿要求

  1专家论坛主要是约稿,内容是作者本人专长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和以本人系列研究工作为基础的综合性述评。欢迎资深学者撰写具有新观点、新见解、有指导性的述评。不超过6000字。

  2论著发表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不超过7000字(含摘要、图表和参考文献)。

  3综述主要以近1~3年国内外知名期刊论文为基础,不超过6000字。

  4技术方法交流具有创新性的实验新技术和方法改进。方法介绍要详细、要突出创新和改进。组织学技术务必附照片。不超过3000字。

  5问题讨论主要交流国内教学研究的创新性经验和研究成果,不超过3000字。

  6变异畸形发表未报道的人体变异或畸形,须提供审稿的照片,不讨论,不要参考文献,不超过700字。

  4文字和名词文稿应精炼,语法和拼写正确,用词造句、行文等方面达到出版水准。在正文和摘要中,首次出现英文缩略语、略称、代号时必须写出中英文全称,在括号内写英文全称、缩写或代号。国际学术界常用的英文词语可缩写,可参照有关缩略语词典。缩略语尽量少用,不超过5个汉字的名词一般不用缩略语。不能随意创造非习惯、非常用的缩写词,以免给读者阅读造成困难。文稿内使用的名词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为准。

  5文题名文稿题名应简明,能反映论文核心内容,不宜超过20个字。英文题目不超过150个字母和空格。文题内不得使用未被国际公认的缩略语和英文简写,一般不使用副题名,避免用“...的研究”、“...的观察”和“...的探索”等没有实质意义的词语。

  6作者姓名和单位作者姓名应全部列出,置于题名下方,不宜超过8名,应是参与选题、设计、实验和分析者,并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作核修和解释。作者单位(须写全称)、所在城市、邮编置作者下方。如作者单位为2个或2个以上者,在每一位作者姓名的右上角标注序号,单位全称前标上相同序号。英文作者姓名和单位应与中文一致,作者英文姓名用汉语拼音,姓和名分写,姓和名的开头字母用大写,例:许家军XuJiajun。

  7摘要英文摘要置中文摘要之后,两者主要信息要一致。摘要使用结构式,内容分目的、方法(方法只写名称,不写过程)、结果、结论4部分。提供稿件内容梗概,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文字限300字以内。英文摘要应符合医学英语表达习惯,尽量使用第三人称的被动语态,方法和结果部分用过去时态,结论部分用现在时态。

  8关键词中、英文摘要后必须有关键词,一般为3~8个。关键词应尽量从MeSH(MedicalSubjectHeadings)词表中选,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著的《医药学名词与主题词(MeSH)对应表》(词表以外的词必要时也可酌量选用)。

  9正文分前言(不写标题)、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4部分。各层次的编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标题应简短明确,编号层次最多不超过3级。文内接排的序号一律用(1)...,以下再分则用①...表示。

  9.1前言说明立题目的、理论依据,国内、外当前研究概况,作者研究设想和意义等(要有足够的文献依据),不超过300字。

  9.2材料和方法材料要写明名称、来源,动物或标本等,数目要符合统计学要求。对任何涉及人体的研究均应注明得到受试者知情同意并提供证明。常用的方法,若文献已有记载的,引文献即可;如系改进的方法,应详细写明改进之处;如是创新的方法,应详尽描述,以便他人有重复验证的可能性。此外,还应详述实验设计(包括统计学处理)的方法。

  9.3结果结果要真实、准确,数据要经统计学处理。结果的表达形式可用文字、图、表(单项不列表),但三者内容不要重复。结果内不要引证他人资料,不展开讨论。

  9.4讨论讨论是结果的阐述,必须紧扣研究目的,紧紧围绕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意义,并与前人有关的结果进行比较论证,作出客观的结论。不要重复“结果”中详尽的数据或内容,切勿大篇综述或罗列与结果无关的文献。讨论项内不要插入图和表,不要罗列他人结果。

  10图、表图、表均应有简短、明确的图题和表题。仅用1个图和表的,则用图1和表1。专家论坛和论著的图题、图版说明和表题用中文和英文双语表达,图注、表格内和表注仅用英文。英文图版说明应尽可能把内容表述清楚,句子要完整、达意,用过去式。其他类型论文的图和表用中文表达,无须英文。

  10.1图图题、图版说明打印在文内引用图下方。单张图半栏宽度(横径)不超过8.5cm、通栏不超过18.0cm;长(纵径)不超过26.0cm。线条图在A4纸上绘制或在Word、Excel、Photoshop内生成打印;照片图要图像清晰、反差明显、色彩真实,精度在300~600dpi,用JPEG或TIFF格式保存;结构用6号英文字母或阿拉伯数字标注;显微结构照像图须注明染色方法、标尺或放大倍数;图左下角加标尺及标尺代表的长度,右下角标注图序;单个图或整版图分别排在或贴在A4纸上。

  10.2表一律采用三线表。均值±标准差用x±s表示,置于表题之后。P值、缩略语等表注,以简练的文字写在表下方。统计学处理结果依次统一用*、△、﹟、▲、▽、▼、☆、★等。

  11计量单位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统计学符号请用斜体。

  12参考文献引用与本文直接相关的参考文献和专著,不宜超过25条,综述不宜超过40条,近3年的文献应占50%以上。作者必须对照原文认真逐一核对文献内容,避免错误。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GB/T77142005标准,文献采用顺序编码标注法,即按引文献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外加方括号标在文中相应处文字的右上角。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序号(示例:裴伟[83,157]提出......莫拉德对稳定区的节理格式的研究[255-258]。文献中若作者在3名以内则全列出,4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etal”。西文期刊名称缩写按照ListofJournalsIndexedinIndexMedicus和《世界医学药学及化学期刊名称缩写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8)来写。内部资料、未发表文章、教科书、文摘等不要引用。正在印刷的或将付印的(附证明)可以注明“在印刷中”或“inpress”。

期刊引用
解剖学杂志影响因子
解剖学杂志发文量
解剖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解剖学杂志往期文章
  • 对影像解剖学技能考核达标测试的思考

    1994年部颁中等卫校影像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以下称新大纲),制定严格的培养目标,并对每一课程的教学内容按此目标体系分解为知识、技能、态度三种目标.新大纲对用约20个行为动词,从而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本文就近年在该专业课程目标教学技能考核中的做法谈点体会,并为完善以后的测试提些思考.......

    作者:王其华;王汝信 刊期: 2001- 03

  • 大鼠缺血再灌流后肾小管细胞凋亡与增殖的研究

    目的:研究缺血性肾小管损伤与修复过程中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方法:暂时夹闭大鼠左肾动静脉45分钟制备肾缺血再灌流动物模型,应用HE染色、TUNEL法、PCNA免疫组化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肾缺血再灌流6小时至1周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缺血45分钟增殖指数(PI)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流12至72小时PI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的高峰出现在缺血再灌流12小时,而PI的峰值在24小时。结论:缺血引起的细胞增殖水平......

    作者:项涛;江凌;李瑞祥;羊惠君;周德明 刊期: 2000- 05

  • 三维医学图像的交互式图形处理器快速重建

    目的:开发一种基于图形处理器(GPU)的医学三维图像交互式重建系统,用于临床辅助诊断、手术计划等领域.方法:在GPU重建算法基础上使用了八叉树空间结构和多边形辅助光线投射方法实现进一步的优化,分别用基础算法和优化后的算法对一组CT图像进行重建,验证优化效果.结果:本研究实现的优化算法在真实医学三维图像重建中得到了高质量的重建结果,并且比原有的基于GPU的重建算法快2~3倍.结论:本研究实现的三维重......

    作者:顾平;王满宁;宋志坚 刊期: 2007- 06

  • 在局解教学中,举行新老生交流座谈会的尝试

    我室近几年在局部解剖学教学活动中,尝试进行了多项改革[1].每年邀请临床上一些知名的专家教授,给学员开设解剖和临床专题讲座,收到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针对一些专业性较强而人数又少的专业,如麻醉、护理等,请一些高年级且已在临床实习的师兄、师姐,以自己的切身体会,采用轻松的交流方式,谈局部解剖学习中的体会和临床上遇到的有关解剖的问题以更贴近学员的实际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有利于我们进行......

    作者:刘艳春;蒋尔鹏;纪荣明;张传森 刊期: 2004- 05

  • 一氧化氮合酶在大鼠杏仁基外侧核传入神经元内的分布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OS)在大鼠杏仁基外侧核(BLA)传入投射神经元中的分布.方法:采用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逆行追踪和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组织化学双重染色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双标神经元(NADPH-d/CTb)主要分布在孤束核、蓝斑、臂旁内侧核、中缝背核、中央灰质背侧部、丘脑室旁核、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室周核、下丘脑腹内侧核以及杏仁内侧核等神经核团.结论......

    作者:倪晶晶;凌树才;朱晞 刊期: 2005- 03

  • 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肝内过氧化酶Ⅰ、过氧化氢酶、细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表达变化

    目的:观察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肝的功能、形态、氧化应激水平以及抗氧化酶过氧化酶Ⅰ(PrxⅠ)、过氧化氢酶(CAT)、细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EC-SOD)的表达变化,探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肝的影响及PrxⅠ、CAT、EC-SOD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通过无损伤动脉夹钳夹肾动脉法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24h后取血、肝和肾.血清ALT活性采用速率法测定,血清SCr含量采用苦味酸法测定;血清B......

    作者:王切;王素玲;王磊 刊期: 2016- 04

  • 手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解剖学基础与感觉重建临床应用

    手外伤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手的软组织缺损常伴骨骼、肌腱和关节外露,单纯的植皮无法使创面愈合,常需要进行皮瓣修复.在临床应用皮瓣修复手的软组织缺损中,保持功能和外观与有效覆盖缺损一样重要,但重建局部感觉功能,仍是外科医师遇到的难题.传统修复手缺损的皮瓣有腹部带蒂皮瓣、胸部带蒂皮瓣、交臂皮瓣等,这些皮瓣更多是考虑皮瓣存活[1,2].由于手的感觉神经分布非常丰富,受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等多重支配,......

    作者:李慧;杨胜波 刊期: 2018- 05

  • 冈上肌腱微血管定量分析

    目的:研究冈上肌腱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含量.方法:采用明胶墨汁血管注射研究20例成人新鲜尸体肩关节肌腱袖的血供来源,结合光镜观察冈上肌腱的微血管构筑.在对冈上肌腱临界区的位置、形态进行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组织切片,对冈上肌腱起点处、临界区以及接肌腹处等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数量进行计数和定量分析比较.结果:冈上肌腱止点处和接肌腹处的毛细血管量均高于临界区部位.结论:冈上肌腱临界区是血供不良的部位.......

    作者:余文富;李群锋;凌树才 刊期: 2012- 01

  • 5-羟色胺受体和P物质受体在培养的人胎盘滋养层细胞的定位研究

    目的:探讨培养的人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是否存在5-羟色胺受体(5-HTR)和P物质受体(SPR).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结果:培养的滋养层细胞为5-HTR与SPR免疫阳性反应,免疫阳性物质位于胞浆内,胞核为阴性.结论:人胎盘滋养层细胞自身含有5-HTR和SPR,为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研究5-HT和SP对胎盘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的调控作用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作者:吕葆真;黄威权;蒲若蕾;陈蕾;李金莲 刊期: 2001- 04

  • 省届全国医药院校解剖学教研室主任论坛纪要

    ......

    作者: 刊期: 2002-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