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解剖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细胞学等方面的论著,刊登研究简报、国内外形态学最新进展、教学经验交流、变异畸形病例等。读者对象为相关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及临床医师。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3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85/R

邮发代号: 4-38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6.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解剖学杂志
  • 杂志名称: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33
  • 国内刊号:31-128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解剖学杂志介绍

               本刊为解剖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细胞学等方面的论著,刊登研究简报、国内外形态学最新进展、教学经验交流、变异畸形病例等。读者对象为相关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及临床医师。                

本刊栏目设置
论著、教学研究、变异畸形、问题讨论、综述、简讯、专题报道·课程思政、专家论坛·纪念中国解剖学会成立一百周年、技术方法、专家论坛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解剖学杂志投稿须知

解剖学杂志社征稿要求

  1专家论坛主要是约稿,内容是作者本人专长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和以本人系列研究工作为基础的综合性述评。欢迎资深学者撰写具有新观点、新见解、有指导性的述评。不超过6000字。

  2论著发表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不超过7000字(含摘要、图表和参考文献)。

  3综述主要以近1~3年国内外知名期刊论文为基础,不超过6000字。

  4技术方法交流具有创新性的实验新技术和方法改进。方法介绍要详细、要突出创新和改进。组织学技术务必附照片。不超过3000字。

  5问题讨论主要交流国内教学研究的创新性经验和研究成果,不超过3000字。

  6变异畸形发表未报道的人体变异或畸形,须提供审稿的照片,不讨论,不要参考文献,不超过700字。

  4文字和名词文稿应精炼,语法和拼写正确,用词造句、行文等方面达到出版水准。在正文和摘要中,首次出现英文缩略语、略称、代号时必须写出中英文全称,在括号内写英文全称、缩写或代号。国际学术界常用的英文词语可缩写,可参照有关缩略语词典。缩略语尽量少用,不超过5个汉字的名词一般不用缩略语。不能随意创造非习惯、非常用的缩写词,以免给读者阅读造成困难。文稿内使用的名词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为准。

  5文题名文稿题名应简明,能反映论文核心内容,不宜超过20个字。英文题目不超过150个字母和空格。文题内不得使用未被国际公认的缩略语和英文简写,一般不使用副题名,避免用“...的研究”、“...的观察”和“...的探索”等没有实质意义的词语。

  6作者姓名和单位作者姓名应全部列出,置于题名下方,不宜超过8名,应是参与选题、设计、实验和分析者,并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作核修和解释。作者单位(须写全称)、所在城市、邮编置作者下方。如作者单位为2个或2个以上者,在每一位作者姓名的右上角标注序号,单位全称前标上相同序号。英文作者姓名和单位应与中文一致,作者英文姓名用汉语拼音,姓和名分写,姓和名的开头字母用大写,例:许家军XuJiajun。

  7摘要英文摘要置中文摘要之后,两者主要信息要一致。摘要使用结构式,内容分目的、方法(方法只写名称,不写过程)、结果、结论4部分。提供稿件内容梗概,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文字限300字以内。英文摘要应符合医学英语表达习惯,尽量使用第三人称的被动语态,方法和结果部分用过去时态,结论部分用现在时态。

  8关键词中、英文摘要后必须有关键词,一般为3~8个。关键词应尽量从MeSH(MedicalSubjectHeadings)词表中选,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著的《医药学名词与主题词(MeSH)对应表》(词表以外的词必要时也可酌量选用)。

  9正文分前言(不写标题)、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4部分。各层次的编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标题应简短明确,编号层次最多不超过3级。文内接排的序号一律用(1)...,以下再分则用①...表示。

  9.1前言说明立题目的、理论依据,国内、外当前研究概况,作者研究设想和意义等(要有足够的文献依据),不超过300字。

  9.2材料和方法材料要写明名称、来源,动物或标本等,数目要符合统计学要求。对任何涉及人体的研究均应注明得到受试者知情同意并提供证明。常用的方法,若文献已有记载的,引文献即可;如系改进的方法,应详细写明改进之处;如是创新的方法,应详尽描述,以便他人有重复验证的可能性。此外,还应详述实验设计(包括统计学处理)的方法。

  9.3结果结果要真实、准确,数据要经统计学处理。结果的表达形式可用文字、图、表(单项不列表),但三者内容不要重复。结果内不要引证他人资料,不展开讨论。

  9.4讨论讨论是结果的阐述,必须紧扣研究目的,紧紧围绕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意义,并与前人有关的结果进行比较论证,作出客观的结论。不要重复“结果”中详尽的数据或内容,切勿大篇综述或罗列与结果无关的文献。讨论项内不要插入图和表,不要罗列他人结果。

  10图、表图、表均应有简短、明确的图题和表题。仅用1个图和表的,则用图1和表1。专家论坛和论著的图题、图版说明和表题用中文和英文双语表达,图注、表格内和表注仅用英文。英文图版说明应尽可能把内容表述清楚,句子要完整、达意,用过去式。其他类型论文的图和表用中文表达,无须英文。

  10.1图图题、图版说明打印在文内引用图下方。单张图半栏宽度(横径)不超过8.5cm、通栏不超过18.0cm;长(纵径)不超过26.0cm。线条图在A4纸上绘制或在Word、Excel、Photoshop内生成打印;照片图要图像清晰、反差明显、色彩真实,精度在300~600dpi,用JPEG或TIFF格式保存;结构用6号英文字母或阿拉伯数字标注;显微结构照像图须注明染色方法、标尺或放大倍数;图左下角加标尺及标尺代表的长度,右下角标注图序;单个图或整版图分别排在或贴在A4纸上。

  10.2表一律采用三线表。均值±标准差用x±s表示,置于表题之后。P值、缩略语等表注,以简练的文字写在表下方。统计学处理结果依次统一用*、△、﹟、▲、▽、▼、☆、★等。

  11计量单位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统计学符号请用斜体。

  12参考文献引用与本文直接相关的参考文献和专著,不宜超过25条,综述不宜超过40条,近3年的文献应占50%以上。作者必须对照原文认真逐一核对文献内容,避免错误。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GB/T77142005标准,文献采用顺序编码标注法,即按引文献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外加方括号标在文中相应处文字的右上角。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序号(示例:裴伟[83,157]提出......莫拉德对稳定区的节理格式的研究[255-258]。文献中若作者在3名以内则全列出,4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etal”。西文期刊名称缩写按照ListofJournalsIndexedinIndexMedicus和《世界医学药学及化学期刊名称缩写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8)来写。内部资料、未发表文章、教科书、文摘等不要引用。正在印刷的或将付印的(附证明)可以注明“在印刷中”或“inpress”。

期刊引用
解剖学杂志影响因子
解剖学杂志发文量
解剖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解剖学杂志往期文章
  • 边海防军医全科医学专业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思考与探索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满足边海防军医岗位任职的需要,第四军医大学自2012年起开设全科医学(边海防军医)(以下统称全科医学)专业,并承担其前三年的医学教育.在三年的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的理论学习过程中,全科医学专业与同年级的其他专业如临床医学、空军医学等,课程标准一致,但他们要用三年时间学完其他专业四年修完的课程,故而出现时间短、课程紧、课业重的状况.......

    作者:寇珍珍;李云庆;李辉 刊期: 2016- 04

  • 透射电镜在糖尿病大鼠肠上皮细胞连接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透射电镜技术在糖尿病大鼠肠上皮细胞连接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罗氏血糖仪检测大鼠尾血血糖,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回肠上皮细胞连接的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印迹检测大鼠回肠组织claudin、occludin、Z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大鼠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稍感松弛,电子密度有所......

    作者:常志尚;毋亚仙;刘立娜;谭金山;刘颖;梁惠 刊期: 2018- 03

  • 新形势下局部解剖学的教学体会和对策

    局部解剖学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意义.我校以往采用的教学模式为小班教学,6个同学一个解剖小组,在每堂课开始时,老师首先对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和解剖要点作简要介绍,然后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操作.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尸体来源的限制及教学时数的减少(由原来的72学时减为现在的48学时),由原来的6人一组增到14人一个解剖小组,致使学生动手......

    作者:金建华;邵华信;陈成春 刊期: 2007- 03

  •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断层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随着CT、MRI、B超等医学诊疗技术的广泛普及,人体断层解剖学作为医学影像学的重要基础医学课程备受重视,因此学好断层解剖学对于影像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断层解剖学的特点,一是断面多,且每个断面的结构多;二是相邻断面的结构相似,但又有所差别;三是图片与实物标本有一定差别,且每套标本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别.目前教师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以图片为主,讲授各个断面的结构及其特点,其信息量巨大,图片之间又有相......

    作者:姜东;李德华;单颖 刊期: 2018- 06

  • 股静脉的位置及大隐静脉注入部位变异一例

    解剖一例老年女性尸体时发现,左侧股动脉和股静脉重叠,股静脉在股动脉的深面稍偏内侧;大隐静脉越过股动脉的前方经股动脉和股深动脉起始部夹角处注入位于股动脉深面的股静脉.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永强;李琳 刊期: 2006- 03

  • 喉、甲状腺手术的应用解剖

    目的:为颈前部手术提供相关血管、神经的形态学依据.方法:在16具32侧成人头颈部标本上解剖观测喉和甲状腺的血管和神经的走行及分布.结果:甲状腺左、右叶平均长度分别为(49.5±8.2)、(50.1±7.8)mm,有锥形叶者7例,占43.7%;16例中有1例甲状腺下动脉(出现率为6.3%);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神经伴行,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相交叉.喉上动脉入喉处在甲状软骨上角的前下方左侧为(13.9......

    作者:许玲娟;李思忠 刊期: 2009- 01

  • 固定液浓度与固定时间对人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与大鼠神经元-nAchR之间免疫结合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进行膜受体免疫组化染色的标本制备时应采用的合适固定液浓度和固定时间,以提高反应的敏感性和稳定性.方法:在不同固定液浓度和固定时间固定的脑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人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与大鼠膜受体AchR的免疫结合反应.结果: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0.5h且不经后固定组的染色结果好,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深,细胞数量多,突起长,其它组均不如这一组结果满意.结论:用免疫组化检测膜受体......

    作者:刘惠玲;段晓莉;李柱一;王百忍;鞠躬 刊期: 2000- 06

  • 辽宁清原满族成人身体围度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辽宁省清原县满族成人身体围度特征.方法:对390名(男192名,女198名)辽宁省清原县满族成人的12项围度进行了测量,计算了6项围度指数值,比较了性别间的差异性,并将满族成人与我国其他19个人群的6项围度值进行了比较和聚类分析.结果:男性的头围、颈围、上臂缩围和前臂围大于女性,而女性腹围、臀围、大腿围明显大于男性.随年龄的增长,女性围度变化幅度多大于男性.辽宁省清原县满族成人与辽宁汉族......

    作者:刘素伟;温有锋;阎文柱 刊期: 2011- 03

  • 石蜡切片上做酶组织化学的方法

    酶组织化学用来显示酶在组织或细胞内的活性及定位,酶组织化学能否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材料的制备,固定液能很好的保存组织的形态结构,使酶的活动保持在生活时的位置,定位准确.但实验室常常用固定液可导致酶部分或完全失活.故酶组织化学局限使用冰冻切片.但冰冻切片存在3个方面不足:(1)损伤结构的完整性,使酶不能很好定位;(2)可溶性酶可因弥散而失活;(3)不能作回顾性研究.作者经反复实验成功的设计出一种用石蜡......

    作者:王威;张辉 刊期: 2006- 06

  • 前臂皮瓣筋膜血管的解剖学

    系统并定量研究前臂皮瓣筋膜的血管,以补文献之不足并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对14例成人标本进行了巨微解剖、组织透明、切片观察和图像分析.前臂筋膜四种动脉来源以肌间隙皮动脉为主,肌间隙或肌间隔皮动脉吻合成链.各种源动脉在深筋膜有浅、深支而以浅支多而粗,深筋膜浅、深血管网也以前者较密.深筋膜血管组织面积比(Aa%)值大于浅筋膜.深筋膜血管特别是深筋膜浅血管网是前臂筋膜皮瓣的血供基础,筋膜蒂宜放在血管......

    作者:陶凯忠;陈尔瑜;纪荣明;党瑞山 刊期: 1997-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