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解剖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细胞学等方面的论著,刊登研究简报、国内外形态学最新进展、教学经验交流、变异畸形病例等。读者对象为相关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及临床医师。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3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85/R

邮发代号: 4-38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6.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解剖学杂志
  • 杂志名称: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33
  • 国内刊号:31-128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解剖学杂志1997年第6期文章
  • 《解剖学杂志》论著著者分析

    为了确定论著的国内核心著者群,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该刊1987~1996年10年间刊登的论著为材料来源,对其著者及发文数量,合著、合作情况,论著产生的地理及单位分布等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供解剖学工作者参考.......

    作者:王之一;张乃保;苗有双 刊期: 1997- 06

  • 挂图的裱托及使用

    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形态学科,经常使用大量的挂图配合教师上课,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结构及其相互联系.......

    作者:陈丁惠;戴正寿;何威信 刊期: 1997- 06

  • 小儿颅骨透明标本的制作经验介绍

    1选材选取新鲜或经固定的5岁以下童尸(要求头部无破损,无外伤史).如是新鲜标本,需用10%福尔马林溶液彻底固定;已经取脑的标本,固定前需用棉花填塞颅腔,以防塌陷变形.......

    作者:郭庆河;钊现文;李宗根 刊期: 1997- 06

  • 用乳胶制作保留骨骼的头颈部静脉铸型标本

    作者曾撰文介绍用过氯乙烯及环氧树脂制作头颈部静脉铸型的方法[1~3],近年我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用乳胶作填充剂,以自然腐蚀的方法成功地制作出头颈部静脉铸型标本,有关头颈部血管灌注的常规操作方法,在上述文献已有详细报道,故本文重点阐述标本的设计依据和讨论此法的优点.......

    作者:李忠华;洪辉文;石瑾;吴坤成 刊期: 1997- 06

  • 装裱教学挂图的新方法

    1挂图是解剖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具.传统的挂图装裱多使用宣纸、绫子等,这些材料与挂图纸质不相匹配,且脆弱、强度低,抗折性能差,破损部位多出现于挂图折痕处或边缘,进而迅速扩大而报废.由于彩印成套挂图每结构只有一张,损坏报废后直接影响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作者在工作中经反复试验,用一种装裱挂图的新方法,即服装制作中常用的纸胶衬代替宣纸、绫子,整体装裱教学挂图,取得十分满意的效果.具体介绍如下.......

    作者:张胜;王合义 刊期: 1997- 06

  • 异常足背动脉4例

    对142例成年下肢固定标本进行解剖,发现足背动脉4例异常发自腓动脉穿支,为积累资料和供临床工作者参考,报道如下:1尸检发现胫前动脉4例发育不良(管径小于1mm),向前穿小腿骨间膜上方达小腿前区,经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之间伴行腓深神经下降.其中2例胫前动脉沿途发肌支和皮支后,主干细小(管径约0.5mm),行经胫骨和线长伸肌之间下降与异常足背动脉起始处所发的升支连接;其外侧皮支穿前肌间隔下降,在外踝上方......

    作者:金理正;陈明法;姜华东 刊期: 1997- 06

  • 先天性桡尺骨近端融合一例

    1患者,男性,8岁,学生.出生后即有左前臂旋转障碍,因作残疾鉴定需要来我院检查.患儿孕1产1、足月顺产,无外伤史,无家族史.2体检左前臂旋转功能障碍、固定于旋前位,肘关节伸屈功能正常,双侧前臂长短无明显差异,其它四肢无畸形.X线:左尺桡骨近端骨性融合,骨小梁串通,骨皮质相连,连接处宽约30mm,尺骨鹰嘴发育正常,桡骨发育尚好,近端向后脱位.诊断:尺桡骨近端先天性骨连接.......

    作者:洪正华;吴广福 刊期: 1997- 06

  • 副肝左动脉及肝总动脉起始异常一例

    1男尸,约50岁,身高175cm,发育正常.解剖操作时,发现副肝左动脉及肝总动脉变异.2本例的腹腔干,在主动脉裂孔下方5.5mm处发自腹主动脉前壁,其管径为8.9mm,长度17mm,随即分为胃左动脉、脾动脉及副肝左动脉三支血管.胃左动脉行向左上方至胃小弯;脾动脉沿胰的上缘左行至脾门;副肝左动脉起始处管径2.8mm,长度34mm,直接上行至肝门入肝左叶.在腹腔干下方11mm处,由腹主动脉前壁发出一短......

    作者:张平;曹承刚 刊期: 1997- 06

  • 双侧缝匠肌变异一例

    双侧缝匠肌止点变异很少见,一书未见报道,作者在局部解剖教学中遇见一例,为积累人类体质变异资料,现报告如下:成年男尸,40岁左右,身长1.68米,发育良好.双侧缝匠肌均有两个止点,即各出现一个副头.右侧缝匠肌长47.00cm,宽6.50cm,厚1.20cm.副头距缝匠肌起点5.50cm处的外侧缘起始,距起点23.50cm处与主头完全分开,副头长28.80cm,宽4.11cm,厚1.50cm,副头从起......

    作者:陈长发;关淑萍;陈晓明 刊期: 1997- 06

  • 窦口鼻道复合体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功能性鼻内突镜手术的广泛开展为慢性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开创了新的领域,同时也促进了相关的解剖、病理和影像学的研究.基于对鼻腔、鼻窦生理及病理学的新的认识,Naumann[1]等人提出了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ComplexOMC)这一解剖概念,并得到广大学者的认可.窦口鼻道复合体和显微解剖及影像学研究对于鼻窦炎的病因、病理及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术前的鼻窦CT扫描,已成为......

    作者:郎军添;萧璧君 刊期: 1997-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