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解剖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细胞学等方面的论著,刊登研究简报、国内外形态学最新进展、教学经验交流、变异畸形病例等。读者对象为相关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及临床医师。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3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85/R
邮发代号: 4-38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6.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7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33
- 国内刊号:31-128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妊娠与非妊娠大鼠子宫内膜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其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目的: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其受体在妊娠与非妊娠大鼠子宫内膜中的分布及相对含量,为了解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可能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及图像分析技术。结果:非妊娠大鼠子宫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阳性反应发生在内膜上皮、腺上皮及基质细胞。妊娠大鼠子宫内这二者阳性反应主要发生在内膜上皮及基蜕膜的蜕膜细胞,妊娠大鼠子宫上皮细胞中的促性腺激素释放......
作者:夏永娟;黄威权 刊期: 2001- 01
-
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在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目的:为探讨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在胚泡着床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本实验使用昆明雌性小鼠30只,分为未孕和早期妊娠共6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在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中的分布状况。结果:胚泡着床开始时(即受精后4~5天),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均出现一个表达高峰,尔后纤维粘连蛋白迅速减少。受精后6~8天,细胞外基质中的层粘连蛋白逐渐增加。结论: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
作者:郝晶;高英茂;武玉玲;宋卫华;邴鲁军 刊期: 2001- 01
-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简便可靠的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模型制备方法。方法:用自制完全福氏佐剂+豚鼠脊髓生理盐水匀浆制备成免疫抗原,给wistar大鼠四足垫内注射。结果:在接种后12~18天,大鼠出现双后肢瘫,脊髓横切片HE染色可见血管周围袖套样炎性细胞浸润和前角运动神经元肿胀变性。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适于广泛推广。......
作者:曹翠丽;王惠;马常升;杨天祝 刊期: 2001- 01
-
扬子鳄泄殖腔壁内血管活性肠肽的分布
目的:观察含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在爬行类动物-扬子鳄泄殖腔壁内的分布特点。方法: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及免疫荧光法。结果:扬子鳄泄殖腔壁内VI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见于粘膜下层及肌层,呈串珠状,大致与平滑肌纤维平行走行,并见其分支在实质内构成网络状,但明显伴血管走行的纤维稀少。通过免疫荧光法证实,粘膜下层内存在VVI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胞体大小、形态不一。结论:扬子鳄泄殖腔已具备了类似高等脊椎......
作者:黄学应;韩卉;姚国刚;何娟娟;江家元;张家兴 刊期: 2001- 01
-
Wistar大鼠不同生理时期乳腺淋巴管的研究
乳腺的淋巴管在不同生理时期的发育资料较少,研究旨在对不同发育时期的乳腺淋巴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被分析的结构包括淋巴管内皮的面积(非核区)、内皮吞饮小泡的面积、内皮间开放连接与关闭连接的数目等。20只Wistar大鼠被分成四组:正常组、妊娠7天组、哺乳7天组和哺乳停止后7天组,每组各5只。动物经主动脉灌流生理盐水后,然后灌注20~30毫升墨汁以区别血管与淋巴管。乳腺组织标本经处理后,应用光镜、透射电......
作者:邵旭建;辛晓林;吕雯清;万军利;大谷修 刊期: 2001- 01
-
小鼠肾脏髓襻细段发育的超微结构
目的:探讨小鼠肾脏髓襻细段发生发育及逐渐成熟过程。方法:应用光镜半薄切片和电镜超薄切片观察小鼠肾脏髓襻细段发育过程中的超徽结构变化。结果和结论:细段出现于胚胎后期,生后逐渐发育完善。上皮由立方细胞逐渐发育成扁平细胞过程中,细胞凋亡起着很大作用。细胞凋亡高峰时间发生在生后七天左右。超微结构观察发现生后细段完善主要位于长襻肾单位的细段。结论:细段在胚胎晚期出现,生后发育。在这一过程中,特别是在细胞构筑......
作者:郭敏;刘玉玲;孟丽;邵佑之 刊期: 2001- 01
-
成人窦房结的透射电镜观察
了解成年人心脏窦房结的超徽结构,为下一步探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打基础。方法:用透射电镜观察二例男青年的窦房结。结果:(1)成年人窦房结中结细胞、移行细胞线粒体丰富,嵴多,密集;2)结细胞、移行细胞之间有中间形式;(3)结细胞与移行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肌丝束排列不规则,无完整肌节,后者有;(4)有些结细胞含心钠素颗粒;(5)结细胞环绕密布结内之毛细血管,细胞胞巢外层细胞与血管贴近,形成保障血液供给窦......
作者:宋一璇;吴义方;姚青松;徐小虎;梁赏酋;祝家镇 刊期: 2001- 01
-
人胎视网膜细胞凋亡与小白蛋白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发育
目的:观察人胎视网膜细胞凋亡与小白蛋白(Parvalbumin,PV)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与发育。方法:不同孕龄的人胎16例,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PV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发育。结果:(1)细胞凋亡观察:12周人胎视网膜未见凋亡细胞;15周、17周凋亡细胞较多,大小不一,分布于视网膜的全层;20周凋亡细胞主要集中在内核层,数量减少;28周凋亡细胞仅见于内核层,呈指环样外观......
作者:沈伟哉;郭国庆 刊期: 2001- 01
-
氦-氖激光对小鼠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内非特异性酯酶影响的图像分析研究
目的:探讨氦-氖(He-Ne)激光照射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4组,Ⅰ组为对照组,Ⅱ~ⅣV组为He-Ne激光照射的不同时间组,采用a-茶酚醋酸酯法显示非特异性酯酶,并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内非特异性酯酶作定量分析。结果:各照射组的三种免疫细胞内非特异性酯酶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各照射组之间比较,差异也均有非常显著性(......
作者:任明姬;王宇一;袁维中;郑红;马秀梅 刊期: 2001- 01
-
EB病毒膜抗原基因BLLF1转基因首建鼠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目的:对携带EB病毒膜抗原(membraneantigen,MA)基因BLLF1的转基因首建鼠的表型分析。方法:利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来研究该转基因小鼠的表型改变和基因的表达。结果:2只EB病毒MA基因BLLF1转基因首建鼠患了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MA免疫反应主要位于肿瘤细胞和所有上皮组织。结果:MA基因BLLF1的表达可能与淋巴瘤的发生有关。......
作者:潘秀芳;刘斌 刊期: 2001- 01
动态资讯
- 1 脑缺血早期星形胶质细胞胶质原纤维性酸性蛋白免疫组化的时程变化研究
- 2 香草酸受体亚型Ⅰ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植物凝集素结合位点在大鼠脊神经节内感觉神经元的共存
- 3 神经特异型基因c-src产物pp60c-src(+)在突触形成中的表达
- 4 鞘内注射丹参酮ⅡA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痛大鼠脊髓背角CHOP的影响
- 5 那曲藏族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因子分析
- 6 基于癌睾抗原CTNNA2长肽疫苗免疫活性检测
- 7 NSC23766改善大鼠脑缺血后认知功能缺陷
- 8 黄体生成素细胞在摩杂一代水牛垂体内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 9 中结肠动脉起始及走行异常一例
- 10 胫骨性别分级判别及其与传统方法比较
- 11 铸型雕刻法制作足浅静脉标本
- 12 左闭孔动脉腹壁下动脉共干异位起源一例
- 13 虚拟切片在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14 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在小鼠脑内的分布
- 15 寰椎侧块结节及枢椎齿突的解剖学形态观测及临床意义
- 16 内毒素和γ-干扰素对鼠巨噬细胞胆固醇清除受体-β类I型表达的影响
- 17 分色铸型技术在胸腹腔断层标本的运用
- 18 双侧足(足母)长、趾长屈肌腱伴足底方肌变异一例
- 19 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体视学分析
- 20 成体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运动神经元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