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解剖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细胞学等方面的论著,刊登研究简报、国内外形态学最新进展、教学经验交流、变异畸形病例等。读者对象为相关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及临床医师。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3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85/R
邮发代号: 4-38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6.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7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33
- 国内刊号:31-128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脑桥小脑三角的应用解剖学
目的:为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治疗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对35具甲醛固定的男性成人尸颅的脑桥小脑三角及毗邻结构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横窦乙状窦膝至内耳门后缘的距离约为(35.1±0.2)mm.乙状窦起始端大宽为13.4m.内耳门后缘至内淋巴囊裂孔的距离为(10.5±0.2)mm,内耳门至岩上窦的距离通常小于5mm.内耳门至颈静脉孔的距离为5.4mm.横窦乙状窦膝在小脑表面对应的膝点至绒球外侧缘的距离左侧......
作者:于振国;桂松柏 刊期: 2003- 05
-
伽玛刀照射后胶质瘤大鼠穹隆下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目的:探讨伽玛刀照射大鼠脑胶质瘤前后,穹隆下器(subfomicalorgan,SFO)室管膜面发生的微观变化.方法:建立C6大鼠脑胶质瘤模型,以胶质瘤为靶区对大鼠行伽玛刀照射,用扫描电镜观察伽玛刀照射前后SFO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在胶质瘤生长期,SFO室管膜细胞出现胞体固缩、胞膜凹陷,细胞表面微绒毛、微突起和单根纤毛减少,室管膜面纤维网发生缠结、断裂;伽玛刀照射后上述变化进一步加重,除胞膜凹陷外......
作者:周立霞;杨天祝;张明峰;曹翠丽;马常升;王丽 刊期: 2003- 05
-
胶质瘤对血脑屏障内皮细胞间连接的影响
目的:探索胶质瘤细胞对血脑屏障细胞间连接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内皮细胞与胶质细胞共培养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采用银染的方法探索胶质瘤细胞对其中内皮细胞间连接的作用并运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分析胶质瘤细胞作用后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1(ZO-1)的表达变化.结果:在胶质瘤细胞的直接作用过程中,血脑屏障细胞间连接的完整性受到明显破坏,内皮细胞ZO-1表达水平降低;在其间接作用过程中,两者变化......
作者:陈祎招;徐如祥;杨志林;徐宗俊;杜谋选;姜晓丹;蔡颖谦 刊期: 2003- 05
-
胎儿心脏连接蛋白43的表达
目的:研究胎儿心脏不同部位连接蛋白43(Cx43)的表达.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和图像处理系统,分析和比较胎儿心脏不同腔室心肌细胞Cx43的表达.结果:(1)胎儿心脏Cx43的蛋白表达在心脏4个腔均有,呈斑点状遍布于整个心房肌和心室肌的细胞质内和细胞膜表面,少数位于闰盘处.(2)Cx43主要在心室肌表达,心房较少.左、右心房肌和房间隔之间及左、右心室肌和室间隔之间的分布相似.结论:胎儿心脏Cx......
作者:徐振平;郭志坤;张光谋;文小军 刊期: 2003- 05
-
咽旁间隙的断层解剖学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为咽旁间隙肿瘤的CT等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用20例成人尸体头颈部横断标本,在咽隐窝层面观察咽旁间隙及邻近结构的解剖学关系,用游标卡尺及关联方测格纸测量其宽度和面积.结果:咽旁间隙呈近似三角形,断面面积为(448.0±2.18)mm2(左)和(446.4±2.10)mm2(右).两侧咽旁间隙及邻近结构呈对称性,断面面积和宽度无显著性差异.椎前间隙和翼肌筋膜间脂肪存在率分别为75.0......
作者:付升旗;范锡印;郭进学;刘恒兴;张小路 刊期: 2003- 05
-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穹窿下器室管膜细胞的形态学改变
目的:观察穹隆下器(SFO)室管膜细胞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时的形态学变化,探讨其病变的意义.方法:建立Wistar大鼠EAE模型,应用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方法,动态观察EAE发病的潜伏期、发病期、恢复期SFO室管膜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1)SFO室管膜细胞病变早于EAE发病,且与EAE病情明显正相关.(2)恢复期室管膜下层出现密集排列的染色质浓染的新生细胞.结论:(1)SF......
作者:檀国军;曹翠丽;杨天祝;马常生;周丽霞;李学平 刊期: 2003- 05
-
苗族成人体型研究
目的:探讨我国苗族成人体型特点与规律.方法:应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广西隆林县德峨乡456例20~55岁苗族成人体型进行了研究.结果:(1)苗族平均体型男性为均衡的中胚层体型(1.9-4.7-1.9),女性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3.2-4.2-1.3);(2)苗族男、女20~50岁间随着年龄增加,中因子值明显增加,外因子值略有减少,内因子值变化不大,中因子值的大值及外因子值的小......
作者:黄秀峰;滕少康;周庆辉;杨庭升;杨军文;黄海珊 刊期: 2003- 05
-
臀下神经转位阴部神经的应用解剖
目的:为重建单纯脊髓圆锥或阴部神经损伤后的会阴部功能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成人尸体的臀下神经和阴部神经进行了观测.结果:臀下神经以1支(45.00%)或2支(46.67%)从盆腔穿出为多,其中85.00%穿梨状肌下孔;其穿出点的位置主要在髂后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1/3(50.00%)或上、中1/3交界处(48.33%).神经干的长大于3cm,与阴部神经穿出处相距仅约2cm.阴部神经出盆处主要在......
作者:党瑞山;刘芳;黄会龙;李玉泉;张少成;陈尔瑜;许家军;张传森 刊期: 2003- 05
-
十二指肠返(升)动脉的解剖学
目的:调查国人十二指肠返(升)动脉的起源、分支、分布规律,为胃、胰、十二指肠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动脉乳胶灌注的尸体标本在直视和手术显微镜下行解剖学观察和测量.结果:十二指肠返(升)动脉恒定出现.主要呈二支型(58%).多数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末端或胃网膜右动脉、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近端.根据其分支、分布情况,有3类:幽门十二指肠支(87%)、十二指肠胰支(79%)及单独起源的幽门下动脉(50%......
作者:易西南;邝满元;张灵芝;曾志成 刊期: 2003- 05
-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室重构
目的:研究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室重构情况.方法:常压间断缺氧法复制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采用右心导管法测定平均肺动脉压力,通过测量右心室流入及流出道长度、左心室壁和右心室壁厚度、右心室和左心室+室间隔重量对其右心室重构情况进行定性研究.结果:缺氧14d后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显著升高,右心室流出道长度及右心室肥大指数显著增加,缺氧21d后右心室游离壁重量显著增加;右心室流入道长度及左、右心室壁......
作者:谭双香;胡瑞成;戴爱国;肖建忠 刊期: 2003- 05
动态资讯
- 1 苗族成人体型研究
- 2 臀小肌髂骨瓣移位髋臼成形术的应用解剖
- 3 乙酰肝素酶、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 4 肛提肌垂直部的磁共振成像解剖
- 5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慢性间歇性低氧大鼠脑组织耐缺氧的影响
- 6 双肾上腺皮质激素样激酶-1与细胞周期蛋白D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7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丹酚酸B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 8 眼直肌滑车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 9 基于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的成人梨状孔性别差异分析
- 10 上颌第一前磨牙X线法髓腔物理量
- 11 断层标本结合固定法
- 12 表盘定位法在颞骨高分辨率体层摄影术前庭窗及蜗窗层面的应用
- 13 CIAPIN1在胃癌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时的表达
- 14 西格列汀对Ⅱ型糖尿病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 15 白介素-12及白介素-23对胃癌组织中CD4+记忆T细胞的影响
- 16 人体的奥秘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的探讨与思考
- 17 银杏内酯B体外诱导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
- 18 黄芪建中汤对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 19 波形蛋白和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在成年大鼠伸长细胞中的表达
- 20 保留颞骨和颧弓的三叉神经标本制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