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解剖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细胞学等方面的论著,刊登研究简报、国内外形态学最新进展、教学经验交流、变异畸形病例等。读者对象为相关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及临床医师。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3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85/R

邮发代号: 4-38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6.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解剖学杂志
  • 杂志名称: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33
  • 国内刊号:31-128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解剖学杂志2005年第6期文章
  • 不同时期小鼠胚胎整体石蜡标本的制备技术

    目前研究小鼠胚胎发育国内外大多采用液氮冰冻胚胎切片方法进行,具有简便、省时、快捷等优点,但整体胚胎尤其大的胚胎切片技术要求高,胚胎切片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难度大,组织结构较差,另外胚胎长期保存困难[1,2],因此我们通过不断探索,采用石蜡包埋技术制备出不同时段小鼠整体胚胎石蜡切片,结合应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等实验方法,为研究小鼠胚胎发育的本质和疾病因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平台.......

    作者:刘淑琴;秦建民;曾锦章;郭婷婷;郭琳娜;吴孟超;王红阳 刊期: 2005- 06

  • 制作分离颅骨标本的新方法

    颅骨是解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因其大多数骨块彼此借缝或软骨牢固相连,为仔细观察颅骨各骨块的形态结构,将颅骨完整分离,则显得十分重要.过去多采用干豆膨胀法、冲击扳开法及温水浸泡法[1],这三种方法各有一定的不足.近来,我们采用了一种新的颅骨分离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具体如下:......

    作者:岳学强;马建军 刊期: 2005- 06

  • 脑血管铸型标本的设计与制作

    脑血管铸型标本的制作,大多是从颈总动脉插管,颈内、颈外动脉一起灌注.由于颈内动脉主要分布于颅、脑内,有颅骨的保护,血管壁较薄,弹性较差,可承受的压力较小.所以在灌注达到一定的压力时,颈内动脉容易被胀破,无法观察清楚脑血管的基本结构.为此,我们对脑血管进行单独插管灌注,并获得了成功.制作的脑动脉血管铸型标本显示清楚,结构比较清晰,分布界线很清楚.这种脑血管铸型标本,对于脑血管临床的诊断和脑外科手术具......

    作者:吴坤成;李泽宇;刘畅;张文辉;洪辉文;王兴海 刊期: 2005- 06

  • 原位分子杂交中脱片问题浅析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是当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是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化学结合的成果,能准确定位组织细胞内的特定基因表达.但分子杂交实验操作步骤繁琐,实验周期长,条件要求高,涉及实验试剂多,常常因为很小的因素而导致实验失败.原位分子杂交实验中,所有的操作均是针对载玻片上的目的组织进行的,因此,实验中的脱片就是常常困扰实验者的一个问题[1~3].在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操作经验和资料研究......

    作者:李冰;刘同慎;朱玉红;吕增华 刊期: 2005- 06

  • PAS染色技术的改进

    糖类的组织化学长期以来主要靠PAS技术且沿用至今.临床上常用于诊断细胞中糖元的丢失,黏液变性,霉菌,肿瘤等多种疾病.作为PAS染色的主要染液Schiff氏液的配制是该染色成功的关键.传统的Schiff氏液的配制[1,2],使用异性重亚硫酸钠等.通常一次性大量配制备用,时间存放稍久,效果便不甚满意.笔者在多年工作中,摸索了一种配制Schiff氏液的方法,配制只需2h,放置于4℃冰箱中3~5年可反复使......

    作者:钟妮娜;耿毅;彭西 刊期: 2005- 06

  • 主动脉弓分支变异一例

    头颈、胸部局部标本1件,在解剖时发现主动脉弓分支变异,发出5个分支.(1)右颈总动脉:起于主动脉弓凸侧、从气管左前方斜向右上,穿气管前方再上行于气管、食管右外侧,至甲状软骨上缘高度分为颈内、外动脉.动脉管外径起端为11mm,走行至甲状软骨下方时动脉管径为9mm.(2)左颈总动脉:在右颈总动脉左侧2mm处起于主动脉弓,行程正常.......

    作者:洪虹;潘开超;刘志坚;唐洗敏 刊期: 2005- 06

  • 先天性脐膨出合并右足6趾畸形一例

    孕母22岁,孕1产1,剖腹生下一女性畸胎.患儿出生十几分钟后死亡.胎龄11个月,身高35cm,体重2000克.检查见头围30cm,胸围21cm.脐位正常,脐带扁圆状,长约5cm.脐带左侧有一纵向裂口,长约7cm,上始自劍突下2.5cm,下至耻骨联合上3cm.......

    作者:况花荣;刘四君;林卡莉;钟瑞冲 刊期: 2005- 06

  • 左胸廓内动脉合并左肺分叶变异一例

    女尸1具,40岁左右,身高约155cm,发育欠佳,死因不明.解剖过程中发现:左胸廓内动脉起源于左侧腋动脉,从距左腋动脉根部约6.3cm处发出,穿行于尺神经与正中神经之间抵达腋窝底,在窝底内穿出腋筛筋膜迂曲向前上行至腋前襞,横行向胸内侧走行于左乳房上缘的浅筋膜内(双侧乳房发育不良),抵至胸骨角第2肋间隙处进入胸腔,在胸腔内行于胸骨左缘1.1cm处.此动脉从起始处至入胸腔处全长34.4cm,管径约0.......

    作者:王孟林;马莉;刘涛 刊期: 2005- 06

  • 库普弗细胞对肝星状细胞活化和增殖的影响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其形成过程可简单归纳为[1]:致肝病因子损伤肝细胞→库普弗细胞(KC)激活→分泌多种细胞因子(CK)→星状细胞(HSC)激活、增殖、转化为肌样成纤维细胞→产生大量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大于降解并沉积→肝纤维化形成.......

    作者:贾文婷;郭顺根;赵海军;庞弈晖;戚红丹 刊期: 2005- 06

  • P2Y及P2Y1嘌呤受体研究进展

    1嘌呤受体的分类1929年Drury和Szent-Gyorgyi首次证明了腺核苷酸和腺苷具有生物学效应:如静脉注入腺苷后可引起豚鼠心动过缓、尿分泌抑制和血管舒张等现象.1953年Holton发现刺激神经时其感觉末稍可释放ATP.此后,对于腺核苷酸和腺苷药理学和组织反应方面的报道逐渐增多.......

    作者:谢辉;胡勇;李之望 刊期: 200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