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解剖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细胞学等方面的论著,刊登研究简报、国内外形态学最新进展、教学经验交流、变异畸形病例等。读者对象为相关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及临床医师。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3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85/R

邮发代号: 4-38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6.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解剖学杂志
  • 杂志名称: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33
  • 国内刊号:31-128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解剖学杂志2017年第2期文章
  • 关于拓展医学人体解剖学实验课的方法初探

    医学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和桥梁课,其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医学生牢固掌握人体解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验技术与操作技能;加深医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作风;为医学生日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提高医学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2].针对如何提高这门课的......

    作者:张明明;李辉;李云庆 刊期: 2017- 02

  • 融合微课的PBL教学法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问题为基础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在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探索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1].微课具有内容简洁、生动有趣味、可重复等优点[2].为了能优化教学资源,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我们尝试将微课与PBL2种教学方法有机融合进行局部解剖学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探索.......

    作者:向世强;卫向红 刊期: 2017- 02

  • 跨学科交叉法应用于法医学本科生的精准化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的初步实践

    人体解剖学研究人体的结构和形态的特点及功能[1].法医学的部分内容涉及伤残及死因的鉴定,在受到暴力伤害和死因不明时,解剖就必不可少;尸体解剖工作对提高法医鉴定水平、确保案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法医学要了解准确的解剖学知识才能够为法律鉴定提供证据,完成法医学的使命.......

    作者:杜鹃;赵杰;赵欢欢;靳玉川;樊平;崔慧先 刊期: 2017- 02

  • 手机在解剖学实验教学辨识阶段的应用

    手机已经被师生们广泛使用[1-2],其在支持实时多媒体信息传输的功能,运用于人体解剖学等形态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学生辨识环节,在促进师生互动,推进学生自主学习中发挥积极作用,对教学实践和理论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互联网+教育”在教学微观层面的有益尝试.......

    作者:宋悦宁;焦海山 刊期: 2017- 02

  •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

    高职高专教育是直接为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岗位培养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型人才的教育.但传统高等职业护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沿用普通医疗本科教育的培养方式,没有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1].教学内容是本科医疗专业的“压缩版”,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较为严重[2].......

    作者:陈巧格;张艳;李海芳;王伟;石冰涛 刊期: 2017- 02

  • DEAD-box RNA解旋酶与疾病的研究进展

    DEAD-box家族蛋白是一类ATP酶(ATPase)活性依赖的RNA解旋酶,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广泛分布在真核生物体内.自20世纪80年代eIF4A(eukaryoticinitiationfactor4A)被发现至今,不论是病毒的复制还是哺乳动物体内信号调控,DEAD-box家族蛋白几乎涉及与RNA相关的一切生命活动[1].......

    作者:蒲蕾东;刘永新;王箐;王巧真;张雅雯;韩桂全;刘焕彩;陈燕春 刊期: 2017- 02

  • 3D打印心血管组织的研究进展

    据中国卫生权威部门估计,每年有30万人[1]因为终末器官衰竭需要器官移植,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扩增.2006年,中国就以年度11000例的器官移植量全球排名第2[2],供体器官来源严重不足.不仅如此,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是患者需要承担的一大风险,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也加重了患者的家庭负担.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构建人工组织、器官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传统组织工程技术在构建体外组织、器官时难以克服......

    作者:乔梁;杨向群 刊期: 2017- 02

  • 物理性刺激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起源于中胚层,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具有分化为骨、软骨、脂肪、肌腱、肌肉、皮肤等组织的能力.BMSCs取自骨髓,取材方便且对机体无害,易于分离培养且自我更新能力强,可稳定表达相关组织细胞表型,在体外易与各类载体黏附,可被输送至机体且免疫原性低.因此,BMSCs可作为理想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在临床治疗创伤、心脑损......

    作者:蒋斌;张喜 刊期: 2017- 02

  • Presenilin基因调控钙稳态机制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AD)和心力衰竭是两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AD是一种以认知功能退化为主要特征的痴呆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推理和语言等功能性障碍[1],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是AD发生的根本原因.......

    作者:王飞飞;袁青宁;杨勇骥 刊期: 2017- 02

  • 新型大麻素受体GPR55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endogenouscannabinoidsystem,ECS)是一个调节情绪、认知、植物神经系统和运动过程的神经调控系统,对脊椎动物基本的生理和病理功能发挥重要作用,包括疼痛调节、免疫功能、神经保护、控制食欲以及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1-5].ECS包括大麻素受体(cannabinoidreceptor,CBreceptor)、内源性大麻素(eCB)以及合成和降解eCB的各种酶.......

    作者:师启鑫;史文龙;杨柳琨;杨奇 刊期: 2017-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