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解剖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细胞学等方面的论著,刊登研究简报、国内外形态学最新进展、教学经验交流、变异畸形病例等。读者对象为相关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及临床医师。
往期目录
-
1997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解剖学杂志

- 杂志名称: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33
- 国内刊号:31-128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组织学与胚胎学国家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与共享资源建设探究
罗彬;张庆梅;马步国;农蔚霞;林永达;黄天明;赵文婧;葛盈盈;莫发荣
关键词:
摘要:2003年,教育部启动本科“质量工程”项目,截至2010年,共建成3 835门国家精品课程[1].虽然精品课程对于推动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起着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2011年,教育部统一筹建的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爱课程”网站(www.icourse.com)上线,面向高校学生和社会公众开放,引起广泛的关注,据统计网站开放1个月内其首页访问总数已达4.08亿次[2].同年教育部适时颁布文件《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后精品课程时代的发展改革方向,即在“十二五”期间支持建设5 000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012年教育部颁布《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指出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目的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该课程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的共享课程[3],意即高校优质资源的教育受众逐步从“在校学生”延伸到“社会大众”,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跨越.现拟就本校组织学与胚胎学国家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