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解剖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细胞学等方面的论著,刊登研究简报、国内外形态学最新进展、教学经验交流、变异畸形病例等。读者对象为相关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及临床医师。
往期目录
-
1997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解剖学杂志

- 杂志名称: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33
- 国内刊号:31-128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两种通气状态下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效果比较
王明丽;祝伟娜;陈希;刘瑞敏;王耀辉
关键词:
摘要:心肌梗死因其日益增长的发病率及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危害已成为目前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动物模型是研究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药物筛选及疗效验证等的首要选择.大鼠因为体型较大,操作方便,目前被普遍采用.通常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是在呼吸机辅助下的机械通气法,但此法在气管切开过程中会引起气管堵塞、出血、甚至拉断以及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1].笔者在大量实践基础上,采用自然通气的方法,通过有效掌握开胸时间、结扎时间以及开关胸腔次数,在不损伤大鼠气管的情况下成功建立心肌梗死模型.为验证2种方法的优缺点,现就2种方法的建模效果进行比较,实验证明自然通气法较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而改良的自然通气法更适用于慢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