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解剖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细胞学等方面的论著,刊登研究简报、国内外形态学最新进展、教学经验交流、变异畸形病例等。读者对象为相关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及临床医师。
往期目录
-
1997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解剖学杂志

- 杂志名称: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33
- 国内刊号:31-128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腧穴解剖学”育人平台的建设
邵水金;张黎声;姜俊;严振国;张建华;国海东;毛根金;于波
关键词:腧穴解剖学, 平台, 学科课程, 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治病, 针灸临床, 针灸疗法, 意外事故, 现代医学, 研究成果, 严重损伤, 系列教材, 疏通经络, 上海, 平衡阴阳, 科研成果, 科学研究, 精品课程, 教学
摘要:针灸治病通过刺激腧穴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以及平衡阴阳,从而发挥其防治疾病的作用.尽管针灸疗法本身是安全的,如果医生掌握不当,针刺某些腧穴就可能发生意外事故,轻者可能造成患者一时痛苦,重者则可能导致患者脏器严重损伤,甚至死亡[1].针对中医针灸临床发展的需要,上海中医药大学解剖学教研室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总结研究成果,编写系列教材,于1978年在国内率先开设了《腧穴解剖学》课程的教学.该课程是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的成功范例,是《腧穴学》与《局部解剖学》相结合的跨学科课程,是中西医结合领域中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融合的创新性课程[2].于2012年获得上海市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现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