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解剖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细胞学等方面的论著,刊登研究简报、国内外形态学最新进展、教学经验交流、变异畸形病例等。读者对象为相关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及临床医师。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3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85/R

邮发代号: 4-38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6.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解剖学杂志
  • 杂志名称: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33
  • 国内刊号:31-128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解剖学杂志2016年第6期文章
  • 多元化知识体系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系统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课程,内容抽象且逻辑性“差”而且知识浩瀚,名词繁多;教师的任务是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将厚重的书本转化为生动的解剖图片或临床操作场景,帮助学生认知、消化解剖学知识,后将其融入其他学科的学习及临床实践[1].......

    作者:王小洪;刘树伟;吴洪海;葛海涛;梁景岩;黄竞 刊期: 2016- 06

  • 微课与PBL结合在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胚胎学是医学中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胚胎形成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复杂而剧烈的动态变化,然而由于胚胎发育看不见摸不着,整个胚胎的发生、发育在子宫中进行,而且结构微小,变化迅速而复杂,学生在学习中很难建立感性的认识.胚胎学自身的知识结构特点,决定了教学中教与学的矛盾的特殊性.在多年来的胚胎学教学中我们做了多种尝试,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教学中仍然是以传统的讲述为主,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学习和理解.如......

    作者:宋阳;邵淑娟;初万江;周欣;迟鑫明;郝立宏 刊期: 2016- 06

  • 医学生在人体解剖学实验中的医学人文素质现况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利用人体标本和模型可以使医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1].在具体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医学生对尸体标本的操作是医学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在人体解剖学实验学习过程中,对实验所用的人体标本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实验操作者未来的医学伦理和生命价值观.为了解医学生对人体解剖学实验学习过程中医学人文素质现况,以期有针对性的提高医学生人文精神和职业......

    作者:郑亚楠;常欣峰;刘民 刊期: 2016- 06

  • 解剖学测量技术在临床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开展转化医学要汲取基础与临床脱节的教训[1].解剖学测量技术是人体解剖学、临床医学等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此方法的实验教学更适应转化医学教育的培养,使临床医学生更早接触到临床病例讨论,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我们将解剖学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本校人体解剖学卓越课程建设、大学生创新实验、开放实验等.补充了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状况总体印象、激发自学学习兴趣、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杜斌;舒远招;陈新杰;许郑青;鲍芸婷;王紫薇;郭辉;范红斌;赵鹏 刊期: 2016- 06

  • 中国医科大学组织工程学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组织工程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从1987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正式确立这一概念[1]到现在已经有近30年的发展历程.这期间组织工程学的发展经历了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相关的研究论文呈井喷之势增长,截止到2015年10月底,Pubmed上可检索到118000多篇研究报道.此外,组织工程皮肤、角膜等产品的获批和上市为成千上万的患者带来了希望和福音,并极大地鼓舞了研究者的信心.笔者就这些年本教......

    作者:田晓红;柏树令;敖强;侯伟建;范军;佟浩;徐赫 刊期: 2016- 06

  • 职校、卫校、护校类院校解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医学桥梁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搞好解剖教学,除了老师善教,学生善学,还存在许多重要问题值得商榷.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时常的思索、发现,提出下面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还望同行们不吝提出意见和好的建议,共同促进解剖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鲁峻峰 刊期: 2016- 06

  • 硬膜外隙的解剖学结构特征和临床意义

    软组织腔隙存在于人体器官与器官或组织之间,对其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更全面了解人体构造并为包括手术在内的临床操作的实施、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帮助.近年来麻醉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于硬膜外隙的认识的深入,现从解剖学、影像学和临床应用等角度对硬膜外隙的腔隙结构特征等进行综述,以期对相关临床操作中疑难与意外情况的分析,与该结构有关的临床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等提供参考.......

    作者:刘冬祺;葛宝健;张健飞;隋鸿锦;付元山 刊期: 2016- 06

  • 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的小结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也关系到专业技能的掌握.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经过前人的大量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由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以及医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单纯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为了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培养......

    作者:向宇燕;周小兵 刊期: 2016- 06

  • 脑血管周围间隙的研究进展

    1849年Pestalozzi在描述脑血管出血时第一次提到血管周围间隙;1851年德国病理学家RudolfVirchow(1821~1902年)及1859年法国解剖学家CharlesPhilippeRobin(1821~1885年)等进一步证实血管周围间隙是正常解剖结构[1].因此,血管周围间隙又称V-R(Virchow-Robin)间隙.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高速发展,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被认为是影像......

    作者:陈争珍;任传根;乔会煌;张小芬;郭玉;李建策;陈成春 刊期: 2016- 06

  • 枕骨髁解剖及后路枕骨髁螺钉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枕颈部是颅骨与颈椎的交界区,是由枕骨、寰枢椎及骨间多条重要的韧带组织围成的腔隙内容纳下位延髓和上位颈髓,是中枢神经系统向下传递指令的唯一通道.维持颅颈交界区骨肌系统稳定,是头颈部完成屈伸、旋转和侧屈功能,传递中枢神经系统指令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如果损伤,轻则引起颈部疼痛,重则引起瘫痪甚至死亡.目前,对于枕颈不稳治疗主要是枕颈融合固定技术.过去10年间,枕颈融合固定技术已经成为治疗枕颈部失稳和增加枕颈......

    作者:阮超越;马维虎;李国庆;李明 刊期: 2016- 06